铸造焦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影响铸件生产
铸造焦质量影响铸件质量,而铸造焦品质由化学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两方面构成,下面我们逐一解释。
www.zgcoal.com一、铸造焦化学性质由固定碳、挥发分、水分、灰分、硫分、磷分来体现。
1、固定碳和挥发分:固定碳是铸造焦的主要成分。将铸造焦再次隔绝空气加热到950℃以上,从中析出挥发物,剩余部分系固定碳和灰分。
2、铸造焦挥发分即挥发物含量是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标志,我国标准≤1.5%、美国≤1%,挥发分过高如2%~3%则表示焦炭不成熟(生焦),挥发分如0.5%则过低表示焦炭过烧(过火焦)即熟透了。生焦耐磨性差,使高炉透气性不好,并能引起挂料、增加吹损,破坏冲天炉操作制度。熟焦易碎,容易落入熔渣中,造成排渣困难、风口烧坏等现象。
3、灰分:铸造焦燃烧后的残余物是灰分,它是焦炭中的有害杂质,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硅(SiO2)和三氧化二铝(Al2O3),还有氧化钙(CaO)、氧化镁(MgO)等氧化物,其中二氧化硅占40%左右,灰分含量增高,固定碳减少。冲天炉熔炼过程中,为造渣所消耗的石灰石和热量将增加,冲天炉利用系数降低,焦铁比增加。因煤在炼焦过程中灰分全部转入铸造焦,故铸造焦灰分高低决定于煤的灰分,焦炭灰分越低越好,对冲天炉操作越有利。从目前实践看,灰分每降低1%、铁水温度可提高5℃~7℃,所以,铸造企业采购铸造焦时希望灰分越低越好。我国标准:特级铸造焦灰分≤8.00%、一级灰分8.01~10.00%、二级灰分10.01%~12.00%。
4、水分:铸造焦在102℃~105℃的烘箱内干燥到恒重后的损失量为水分。我国铸造焦水分标准≤5%。焦炭水分力求稳定,因冲天炉生产一般以湿焦计量,焦炭水分波动,对冲天炉操作不利,造成炉况波动。比较难以控制,尤其湿法熄焦,同时露天存放,难以控制,目前俄罗斯铸造水分标准≤7%、日本≤5%。5、硫分:铸造焦硫分占冲天炉配料中硫来源的80%以上,硫进入铁水造成铸件含硫高,为除去这部分硫,需增加熔剂脱硫,影响冲天炉正常生产。在炼焦过程中,煤中硫分的70%~90%转入焦炭,故焦炭硫分高低,决定于煤的硫分,一般铸造焦硫分≤0.6%。硫越低越好,美国铸造焦0.45%~0.50%,我国标准:特级硫分≤0.6%、一、二级硫分≤0.8%。铸造焦中硫进入铸件后可导致铸件本体韧性差、加工性能差。铸造焦硫分的构成:有机硫、硫化物、硫酸盐、其中有机硫最难清除。
6、磷分:铸造焦中的磷分在熔铁时大部分转入铁水中,铁水含磷使其冷脆性变大,用于浇注铸件时,磷难以除掉,因此铁水中磷分越低越好,而炼焦煤的磷分决定了焦炭硫分的高低。
二、铸造焦的物理机械性质由块度、筛分组成、转鼓强度、落下强度、气孔率体现。
1、块度:冲天炉对铸造焦的要求,应该是块度均匀、有利于炉内通风和充分燃烧,块度(做层焦)大小一般为冲天炉内径的1/8~1/10,块度每增加10毫米,铁水温度增加8℃;而铸造焦形状越接近球状即团块焦,铁水温度可提高14℃~16℃,所以,铸造企业首先要求铸造焦块度形状和均匀,其次才是块度越大越好,但要与冲天炉内径匹配。
2、筛分组成:为使冲天炉透气性好,铸造焦炭块度要均匀,我国铸造焦筛分块度标准:>80毫米、60~80毫米、>60毫米统焦和<40毫米的碎焦四级,其中<40毫米≤4%。
3、转鼓强度(M40,M10):体现铸造焦的耐磨性和抗碎性,转鼓试验:就是模仿铸造炭在冲天炉熔炼过程中的撞击、挤压、研磨将一个十分复杂的受力情况,加以简化的试验方法。在转鼓中装入>80毫米的焦炭50千克,以每分钟25转速度转动4分钟,然后取出焦炭在孔径分别为40毫米和10毫米的圆孔筛上过筛,以>40毫米和<10毫米的重量各占试样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指标。前者以M40表示抗碎指标,后者以M10表示耐磨指标。实践证明:转鼓强度每增加10个单位、冲天炉铁水温度提高4℃,两者为线性关系。我国转鼓强度即M40标准:特级铸造焦M40≥85%、一级M40≥81%、二级M40≥7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