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黄河北煤田
一、概况
www.zgcoal.com
本区位于山东省西北部。东部跨济南市的历城县、长清县、济阳县及德州地区的齐河县;西部到聊城地区的聊城市、茬平县、东阿县和阳谷县。地理座标为东经115º34@至117º17@,北纬35º54@至36º45@
。东西长约150公里;北至齐广断层,南以煤层露头及东阿断层和省界为界,南北宽约11—37公里。大体沿黄河呈北东方向展布,面积约4000余平方公里,其中原黄河北区已探明面积近200平方公里,阳谷茬平的聊城区已达普查程度,面积约240平方公里。
交通:本区西部的聊城市东距济南约100公里,济南为京沪、胶济铁路的枢纽;京沪铁路从本区东北穿过,晏城车站即在齐北预测区内。聊城市向西经冠县至邯郸的地方铁路已经通车,(北)京九(龙)铁路从西侧穿过本区。京杭运河,黄河皆可水运,公路四通八达,交通便利。
地形:本区东南部(黄河之南)为由奥灰组成的丘陵,低山,北部为华北平原。区内地势平坦,地面标高+30米左右,黄河北案地势低洼,局部低于河床,雨季易受涝。
供水水源:有第四系砂砾层孔隙水、奥陶系灰岩水及黄河水。
供电电源:主要是济南市的黄台电厂的肥城矿区的石横电厂,另外聊城电厂和德州电厂也可作为本区的供电电源。
河流:以黄河为区域水系的主干。据济南洛口水文站观测,1958年7月23日特大洪峰,水位高达+32.08米,高出地表2—7米,流量11800米³/秒。
气象:本区为温带季风区的海洋—大陆性气候,一月份最冷,月平均气温-3.7—2.4℃,七月份最热,月平均气温34.30℃左右。极端最高气温41.2℃,极端最低气温-22℃。
全区年降水量多在560—640毫米之间,年最大降水量1092.0毫米,年最小降水量354.30毫米,一般冬、春季节雨水稀少,6—8月份为雨季,占全年降水量的70%左右。年平均蒸发量1931.1毫米。区内风向多为南风和偏南风,年平均风速2.9—3.7米/秒,区内最大冻土厚度47厘米。
二、地 质
(一) 地层
奥陶系:仅存中、下统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、灰质白云岩、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等。含燧石结核,为煤系基底,厚约880米。
中石炭统本溪组:平均厚约40米,自东向西略有变薄的趋势,下部为紫色铁质泥岩及铝土岩,在旦镇见有底砾岩,中、上部主要为石灰岩、泥岩、粉砂岩、细砂岩、偶含薄煤1—2层。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。
上石炭统太原组: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,厚150—175米,一般160米左右。主要由深灰色泥岩、粉砂岩及灰、灰白色砂岩组成;夹薄层灰岩及煤层,含灰岩5层,含煤9层,其中有4—6层可采。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。
下二叠统山西组:厚约70—85米,以中、细粒砂岩及粉砂岩为主,含煤2—5层,局部有1—2层可采,但在西部可达3层以上。
二迭系上、下石盒子组:残留厚度325米,主要为紫红、灰绿色及花斑状泥岩、粉砂岩、夹灰、灰绿色砂岩,中下部含夹一层铝土岩。
下第三系:厚0—1000米不等,分布较局限,仅见于齐东区及大断裂的下降盘和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。以红色泥岩、砾岩及细砂岩为主,下部含石膏。与石盒子呈不整合接触。
上第三系:厚0—800米,分布较普遍,为一套棕黄、紫红色粘土(岩)、粉砂(岩)一般呈半固结状态,局部固结程度较高,与下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触。
第四系:厚37—285米,上部为黄河的近代淤积粉砂土、黄土及砂质粘土、中下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,夹砂数层,底部常有一层砂砾。与上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触。
查看本页面的全部内容 或 查看商户联系方式 需要 VIP会员权限
如果您已经达到要求, 请:点击这里查看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