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省梅田矿区
一、概况
www.zgcoal.com
梅田矿区位于湖南省宜章县西南17公里湘粤交界处,属于郴耒煤田南部地段。矿区图幅面积650平方公里,其中含煤地层面积约150平方公里。京广铁路从矿区东面经过,坪石至梅田铁路支线与各矿相连,公路与坪石、宜章、临武各地相通,又有
武水可行船只,交通尚称便利。本区均为丘陵地带。属亚热带气候,温暖湿润,最高气温为39.7℃,最低气温为零下5.2℃,年最大降水量达1919毫米,每当夏季时受台风影响。以武水河为主要供水水源,由坪石电厂及潭岭水电站供电。
二、地质
(一)地层:下石炭统测水组:为灰岩、白云质灰岩,中夹砂岩、泥岩,含煤1-4层,煤厚0-1米,不稳定,偶尔可采或局部可采。二叠系:下二叠统下部栖霞组为含硅质结核石灰岩,上部当冲组为硅质岩。上二叠统龙潭组与下二叠统当冲组呈假整合接触,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,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段:(1)不含煤段:以深为色、灰绿色薄层粉砂岩为主,间夹灰白色薄层细砂岩。呈黑折条带状,厚度变化大,北部地区厚240米,往西南方向逐渐变薄,到都岭区厚仅34米。(2)下含煤段:由灰-灰黑色粗-细砂岩、粉砂岩、泥岩及煤层组成。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2-8层,其中12号煤普遍发育,是全区是好的可采煤层。煤与泥岩相间组成六个沉积旋迥。(3)中部海相段:下部以灰色薄层泥岩为主,风化为花斑状,中部及顶部以泥灰岩、灰岩为主。(4)上含煤段:由钙质细砂岩、粉砂岩为主,间夹泥灰岩为灰岩,局部地区含炭质泥岩及劣质煤,一般均不可采。上二叠统上部长兴组:含蜓科化石的暗灰色、灰白色薄层灰岩,间夹泥质灰岩。下三叠统大冶组:为深灰色钙质泥岩、鲕状灰岩、泥质灰岩、泥灰岩。白垩系:以紫红色细砂岩、粉砂岩、砾岩为主,不整合于三叠系地层之上。第四系:为黄土及坡积冲积物,厚度小于10米。
(二)构造:矿区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脊柱西侧的马蹄形盾地南缘,处于大东山和骑田岭两大花岗岩体之间,构造多呈北北东北东向,局部作北西及近南北向,局部直立倒转,断裂、褶皱均极发育。华夏系构造由一系列背、向斜及断裂组成。它包括几个主要含煤的向、背斜构造,如沙田向斜、麻田-长坪向斜、红枣树背斜、黄狗尾窝背斜、石子岭向斜、江坡头向斜等,它们在空间形成北西向南东几乎等距的雁行排列。
(三)火成岩:矿区处于大东山和骑田岭两大花岗岩体之间,但本区煤系地层内部尚未见到火成岩侵入,唯在矿区的北端邻近骑田岭花岗岩体的地层,均发生轻微变质,煤层变成石墨。
三、煤层与煤质
梅田矿区煤质表
查看本页面的全部内容 或 查看商户联系方式 需要 VIP会员权限 如果您已经达到要求, 请:点击这里查看全部内容
五、储量:截止1992年底,矿区保有储量为10743万吨。
煤层名称
煤层厚度(米)
层间距
煤层
煤层
煤质(一般值)
煤类
(米)
结构
稳定性
最小~最大
一般
灰分
挥发分
全硫
发热量
Ag(%)
Vr(%)
Sq(%)
Qgr,daf
(Mj/kg)
4
0-9.17/0.71
17
较复杂
不稳定
16.02
8.11
0.88
8391
无烟
5
0-9.03/0.70
简单~较复杂
//
19.8
7.8
0.7
8175
//
15
6
0-6.72/0.80
较复杂
//
22.5
8.41
1.42
8291
//
14
7
0-3.58/1.04
较复杂
//
13.16
7.04
0.97
8399
//
25
8
0-7.88/1.24
简单~较复杂
//
15.95
6.24
0.87
8174
//
12
9
0-7.88/0.84
简单~较复杂
//
19.39
6.66
0.69
8232
//
15
10
0-21.27/0.98
较复杂
//
16.33
7.45
0.73
8206
//
18
11
0-23.67/1.13
简单~较复杂
较稳定
20.01
7.55
0.88
8395
//
20
12
0-34.26/2.17
//
//
13.76
6.71
0.69
8213
//
27
13
0-2.41/0.24
较复杂
极不稳定
17.52
6.31
1.83
7987
/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