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能源工作会议看能源发展走向:让能源结构更洁净
www.zgcoal.com
问题与希望同在,机遇和挑战并存。当前,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,如何更好、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,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、上台阶,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。
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
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,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。
2008年的能源形势,经历了过山车般的“梦幻起伏”。上半年,从“油荒”、“电荒”的不时出现,到煤价、油价的持续飞涨,令人印象深刻。煤、电、油、气、运的一度紧张,使能源供应这个“瓶颈”在经济运行中再次突显。
然而,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。从2008年三季度起,“油荒”、“电荒”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“过剩”,煤炭、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,能源消费需求下降,能源企业效益减少,能源投资增速放缓。
“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、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。
2008年,全国煤炭消费量、全社会用电量、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度增幅,分别同比回落1.6个、9.57个和2个百分点。同时,全年煤炭、石油天然气投资增幅分别比前三季度下降8个、17.4个百分点,电源项目基建投资完成额也同比下降10.78%。
近年来,能源供应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。目前,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%,国内优质能源少、人均占有量低,能源偏紧、资源约束是一个长期的矛盾。
“当前能源需求增长减缓,但不能因此停止能源项目建设。”张国宝指出,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,我国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能源发展仍处于增长较快的历史阶段。
在全社会投资中,能源投资比重较大,约占10%左右。尽管能源企业投资有所减少,但从2008年四季度起,作为扩大内需举措的一个重要方面,我国政府加大了能源投资力度,加强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重大能源项目建设。
2008年底,福建福清、浙江方家山、广东阳江3个核电站,宁东煤电化基地等已经开工建设。2009年,我国将提速13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建设,开工建设浙江三门、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等核电站和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……
专家指出,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,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,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,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,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。
让能源结构更轻更加洁净
近几年,我国的发电装机几乎以每年增加1亿千瓦的速度增长。2008年底电力总装机达到7.92亿千瓦,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。
然而,电力高速发展的同时,问题也在不断累积。其中,电力结构中火电所占比重不降反升,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80%左右,石油天然气、核电等优质能源仅占20%左右。
当前,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,煤炭消费所占比重约为70%左右,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。我国煤炭消费量世界第一,煤炭的大量开采利用,带来的环境、运输等问题日益严重。
过于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,给能源安全供应带来很多问题。“能源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,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。”张国宝指出,2009年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能源工作主线。
注意:本页面有隐藏内容
查看本页面的全部内容 或 查看商户联系方式 需要 普通会员权限
如果您已经达到要求, 请:点击这里查看全部内容